第19章 《Hello!树先生》

  鲁城很大,但是又很小。

  随着《忠犬八公的故事》开始补办手续,很快又在整个鲁城传开了。

  “你是说,他们在补办电影拍摄的手续?”

  “没错,厂长!”

  “奇怪,你说它一个公益广告,补办电影的手续干什么?”

  鲁城电影制片厂,厂长办公室内,李继军对着王伟杰皱了皱眉:“苏浩现在人呢?”

  “还在剪辑室做剪辑呢。”

  “快结束了吧。”

  “应该是的,我来的时候偷偷地瞄了一眼,在收尾了。”

  “那行吧,我们过去看看。”李继军从座位上站起来: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想下部电影交给他。”

  “下部?”

  王伟杰先是一愣,随后倒吸一口凉气:“下部电影,我们不是准备要冲奖嘛?苏浩他这么年轻……”

  “呵呵,所以说,我们现在过去检验一下这个苏浩的成色。”李继军轻笑一声:“至于年龄……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,年龄是最没用的东西。谁能带厂子挣钱,谁能让厂子里这几百口人有饭吃,才是最主要的。”

  王伟杰不说话了,因为他知道,如果厂子再这样下去的话,他也要下岗了。

  两人走出办公室,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,带着各自的期待和忐忑,朝着剪辑室的方向走去。

  剪辑室内,苏浩终于结束了手中的工作。

  至此,微电影版的《忠犬八公的故事》终于完整地呈现在眼前。

  去掉过年的时间,整部微电影从组建剧组到成片,一共花费了25天的时间。

  速度之快,连他自己都非常惊讶。

  在后世,一般小型的微电影,总周期怎么也得两个月,至于中型乃至大型的微电影,总周期都在半年以上。

  早年香港电影的“七日鲜”模式,是资本、市场和工业化流程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非单纯依靠个人或团队所能完成的。

  擦了擦眼角的眼泪,苏浩从放映机中取下胶片。

  你别说,像这样的片子,真是看一次哭一次。

  收拾完东西后,苏浩深吸一口气拉开了剪辑室的大门。

  “卧槽?!”

  昏暗的灯光下,两个黑影正蹲在门口静静地抽烟。

  听到动静,两坨黑影缓缓地抬起头。

  走廊里的灯光照亮了两个光头的脸。

  “王科长?您在这做什么……”

  “咳咳……苏浩。”

  王伟杰红着眼睛介绍道:“这位是咱们电影制片厂的李厂长。”

  嘶!

  坏了!

  这不是来找我麻烦的吧。

  苏浩心中一紧,忙上前握手:“李厂长您好,没想到您亲自来了。这几天真是麻烦你们厂了,您放心。用您的设备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,你说个数……”

  李继军摆了摆手,打断了苏浩的话:“小苏同志,我不是来兴师问罪的。”

  “那您是……”

  “我想问问,你有没有兴趣,担任我们厂,下一部电影的导演。”

  苏浩:?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厂长办公室内

  苏浩仔细看着手中这份名叫《枯河边的守望者》的剧本。

  故事内容很简单,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,守林人李生每天在枯河边巡逻,他的父亲二十年前因阻止非法伐木失踪,母亲因尘肺病卧床。

  因为时代的发展,他们村被划入了拆迁范围。

  李生一家不想走,在与开发商和村子拆迁队不断交涉中发生的故事。

  这是一个现实题材的故事,反映了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。

  李继军递给苏浩一支烟,点燃后说道:“你对这个剧本有什么想法?”

  苏浩深吸了一口烟,缓缓吐出:“李厂长,这个剧本确实很现实,在这其中的冲突,都表现出了时代变迁中,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剧。是个好本子。”

  “小苏同志,如果我想拿这个本子,搏一搏今年或者明年的国际奖项,有没有可能?”

  “这……”

  国际奖项?

  说实话,这部《枯河边的守望者》只能算是一个及格水平的作品,连良好都算不上,至于国际奖项?

  呵呵。

  大概是看出了苏浩的想法,李继军笑着摇了摇头,他站起身,走到窗户边,看着偌大的鲁城电影制片厂:“小苏同志,你知道这个厂子有多少人吗?”

  还没等苏浩说话,李继军就说出了答案:“一共一百四十三口子人,如果再算上他们的家庭。相当于有接近五百口子的人,指望着这个厂子吃饭。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